文/丰子


環境決定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的能力多寡、價值和社經地位。而長久以來人類為了讓自己在地球這片荒野上能站在制高點,我們發現了火、發明了刀弓武器,建立了社區國家、發展醫療體系,把自己送出地球甚至改變了生態中的遊戲規則。 設法讓自己能握有更多的改變力量、制定遊戲規則的權利。 既得利益者會希望能讓自己的優勢與利益持續存在,一如清朝末年就算是改革的呼聲大振,連光緒皇帝都想改革而發動了戊戌變法,想做出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的改革,希望中國能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但是因此制度威脅到了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掌權者),也就是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的權力,所以在袁世凱等受握兵符的人的支持下,戊戌變法為期103天就宣告結束。你我都知道這場改革是對的是富國強兵之必要的,但是為什麼會遭受到反對?我想,因為既得利益者比較會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就算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全民的福祉,還是會淪於片面的從自己經驗談的極端。

你反駁:但是我們很努力!我們為了要考上建中付出了很多心血,花了很多的時間。為什麼我們不能進入建中,享有我們努力爭取的受教權?沒有錯,努力值得獎勵。但是你真的敢說你比別人努力了嗎?設想一個情況,如果你的父母都沒有受過較高等的教育,你在學校的功課回家以後沒有人可以問、也沒有人提供你錢補習。時常回家時爸媽都還在外面酗酒,沒有人催促你好好讀書。你在這樣的條件之下,你考得上建中嗎?我們真的能說自己現在擁有的全都是用自己努力賺來的嗎?很喜歡《正義》一書中舉的例子:喬丹小時候雖然天生條件不足卻仍堅持夢想、努力練球,練得一身好球技,之後身材又長高如虎添翼。幫助球隊拿下連續好幾年的總冠軍。但,如果公牛隊有另外一個比喬丹練球還努力還勤勞,你會因為他的努力與勤勞而支付他比喬丹更多的薪水嗎?朋友們,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但改成十二年國教又如何?又能夠比現況更好嗎?

不,並不是。從親子天下的調查中很明顯地顯示。那,追求新知的慾望,從何而來?其實答案你我都很清楚,追求新知的慾望來自「想要解決問題」。其實每一天我們都會產生大大小小的問題:為什麼他突然不理我了?為什麼氣候這些日子來會如此異常?我要怎麼跑才能跟他跑得一樣快?這些問題我們都會很有興趣,也會很有動力想要去了解。但是當學校的教育是不斷的強調我們吸收「別人要我們學的東西」想「別人要我們想的問題」再累了一天解決完考卷上面白紙黑字的問題,我們還有力氣去思考自己想要問的問題嗎?其實,我們要培養的未來人才應該是「很會問問題的學生」而非只是一群「很會解決紙上的問題的學生」。這才是全民涵養素質提升與得到快樂的根本方式。 基本上多元入學的內涵應該是找到自己的方向。但十二年國教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十二年國教的多元入學理念很好,但是你的制度怎麼會那麼奇怪?把基測改成看平常成績的免試入學、會考又如何?這樣子核心觀念和考基測的差異又是在哪裡呢?也跟你的多元入學理念對不上邊,因為大家都還是想往明星高中擠啊!
為何去讀技職體系的學生不是因為「強在技職能力」而是因為考不上普通高中呢?
也覺得教育部發言人對於建北生連署抗議十二年國教時的發言很不恰當,大意是:「明星高中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請放心!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菁英,我們還是會保留菁英體制的。」看到了這段發言真的暗自流了一身冷汗。教育部內的官員們,你真的知道你在做甚麼嗎?還是說連你們自己都不知道十二年國教的內涵呢?十二年國教的多元入學中指就是要讓各行各業不分軒輊,沒有高低之分,得能讓學生們去追求自己的興趣而不受「考試」影響,追求各行各業的菁英。 如同革命。我們現在所在將要面對的是最未知、黑暗的局面。要想要改變一個局勢、改變大家的觀念與信仰都需要很大很多的投資。雖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雖然仍有很多疑惑需要釐清,但是這些都無法構成一個正當的理由來停止十二年國教的運行。就如同我最喜歡的唐代改朝換代前夕,也是死了很多很多人、人民所處動盪不安的局面也會惴惴不安。但是隨代末隋煬帝就是荒淫、奴役人民。制度如果是錯的,就需要有人去改變它。就算改變的過程中會失去很多人命、會流下很多的眼淚,你我也都同意這並不構成反對改朝換代的理由是吧!給政府支持、給政府希望。多發出關切的聲音,並相信我們再走上的是對的路。相信它、指教它,我們將找到一個至善的出路,並將教育深深的植入孩童們的心靈中。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